宝藏三晋

Kyrie Chen 2024-07-13

今年最火的国产3A大作《黑神话-悟空》虽然我还没入手开玩,但是着实是把山西旅游的给推向了流量潮头。一大批游客冲着山西的古建筑蜂拥而至。山西腹地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干燥的气候,使得很多木质古建筑被保存的很好。

这次旅行是因为我研究生时期的室友也是我的伴郎之一要结婚了,特意抽了一个周末飞了一趟山西。整个山西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有松弛感,对于什么事都是不紧不慢的,同时又具备了北方人那种热情以及塞外人的那种粗线条。

大同

晚上飞抵大同其实已经是周六凌晨了,整个大同给我的感觉是非常空旷,可能是因为机场到酒店都在新区的缘故,周围全是绿植和零星的房子。

因为正好住在文教区步行可达的酒店,所以清晨一早我就散步到大同博物馆赶了个早。博物馆主要以北魏、辽、金三代的精品文物而闻名遐迩,彰显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边陲重镇文化、宗教文化特征。尤其是大同历史上最辉煌的北魏时期,作为都城近百年时间,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直到现在还能感受到当时的文化辐射。

大同博物馆的核心在于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文物,这是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与其妻钦文姬辰的合葬墓,其中的木板漆屏风画、石雕棺床和出行俑群都让人眼前一亮。在密密麻麻的陶器罐子和出行人俑前,我不得不觉得这个司马金龙是真手办爱好者。其中有骑俑、武士俑、骑马武士俑、乐俑等,基本把北魏当时的仪仗、军事形态都描绘出来了。

木漆屏风画应该是大同甚至整个山西文物界一件颇具代表性的文物,也是北魏绘画史上的顶峰佳作,上下四层屏风将帝王将相、烈女、古贤、孝子等传统故事呈现出来,鲜红的色泽仿佛昨天才绘制完一样。

大同市内的旅游核心应该就是大同古城了吧。古城是一个四方被城墙包围的要塞式区域,虽说大同的建城并作为都城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但是现在遗留下来的城墙和墙内古迹主要还是以明代的为主。尤其是以九龙壁为代表的一大批明代遗留古迹。虽然它不是中国唯一的九龙壁,但却是现存最大雕刻最精美的九龙壁。这块原先立在明代王府前的九龙壁上,每一条龙都栩栩如生,腾云驾雾。

当然逛大同最有意思的还是那些庙门里的神佛造像,尤其是这个无语天王真是戳到我笑点。

大同里我最喜欢又最好看的寺庙应该当属华严寺了吧。始建于辽代的华严寺,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的古代佛教寺院之一,地宫里还保存着一枚佛骨舍利。整个寺庙每一座建筑都看得出来建造时间很久但又在后世被修补得非常精致。

尤其是主殿和门口的广场的样子,简直跟奈良东大寺一毛一样。

在大同的寺庙里,能明显感觉到佛祖造像是跟近代的那些有很大区别,尤其是善化寺里的辽代造像,虽然当时没好意思拍,但是现在回想起来,佛祖造型是明显干练清瘦,装饰更少,确实是更接近于佛教刚刚传入中国时候收到欧洲石膏塑像影响的样子。

大同的壁画也是一绝,主要内容包括佛教故事、菩萨形象、供养人图等,也有一些记叙非常复杂的叙事性长诗的壁画,从三十三重天到十八层地狱,应有尽有。

云冈

来了大同,云冈石窟是肯定不能不来的,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这是我继莫高窟之外来的第二个,接下去应该会去龙门石窟,至于麦积山能不能去就看机缘造化了。在来之前还恶补了CCTV的纪录片《云冈》,

1500多年前,北魏王朝定都平城(今大同)时期,在皇室的支持下开始了这项浩大的工程。公元460年,由高僧昙曜主持,首先开凿了著名的”昙曜五窟”,这是云冈石窟最早的杰作。

之前去敦煌其实很大的一个感受是,虽然洞窟很多,年代分布很广,但是整体类型还是比较同质化,而且那种巨型石窟不算多。但云冈则不一样,一上来就是一个接着一个巨大的石窟,渺小的我每每站在大佛脚底抬头,都忍不住想象当初开凿佛像的工匠是如何从洞窟顶端一点点把整个空间用一斧一凿最后开勒出现在这样子的。

云冈佛像身上有很多小的孔洞,应该是建成后通过小孔洞中插入木桩方便外侧泥塑上身装饰,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外面彩色的泥塑装饰逐渐脱落,于是就漏出了原本木桩的孔洞。

现在几乎完全裸露于室外的昙曜五窟已经成了云冈石窟的名片。从纪录片里我还详细记录了每一窟的佛像分别代表了哪一位北魏皇帝:

  • 第20窟:对应 太武帝(拓跋焘,408年—452年)太武帝是北魏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了多项改革,并且在位初期对佛教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态度。
  • 第19窟:对应 道武帝(拓跋珪,371年—409年)道武帝是北魏的开国皇帝,他统一了北方各部落,建立了北魏政权。
  • 第18窟:对应 明元帝(拓跋嗣,392年—423年)明元帝是北魏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继续推行道教与佛教并重的政策。
  • 第17窟:对应 景穆帝(拓跋晃,428年—451年)景穆帝在位期间未能继位就夭折,历史上他被追封为景穆皇帝。此窟的主像象征着他。
  • 第16窟:对应 文成帝(拓跋落,440年—465年)文成帝是当时在位的皇帝,他恢复了佛教,并支持了昙曜开凿石窟的计划。

据《魏书·释老志》的记载,昙曜奏请文成帝在武州山开凿五所石窟,以纪念历代皇帝。这一做法不仅体现了当时对佛教的重视,也将佛教与皇权紧密结合,使得崇佛之风在社会中蔚然成风。昙曜五窟的设计和布局遵循了昭穆制,即以太祖为中心,左右交替排列后代皇帝的像。这种安排不仅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也反映出北魏统治者试图通过佛教来巩固政权和增强社会凝聚力的策略。在这一背景下,昙曜五窟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也是北魏政治文化的重要体现。

当然最受欢迎的肯定是这位high five大佛,和他借位high five的造型几乎是每个游客在昙曜五窟前的必修课。而且他那副人畜无害的表情和呆萌眼神是着实戳到我萌点了。

太原

因为要参加中午的婚礼,所以并没有很多时间在太原市里游览。

太原是一座拥有2400年历史的古都,三面环山,自殷周时期就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座城市曾被称为太原郡、代国、龙城等多个名称,是著名的”九朝古都”。春秋战国时期,太远最初是作为春秋一霸晋国的腹地,而三家分晋后,趙簡子和趙襄子以太原为基地建立了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在隋朝时期,太原发展成为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全国第三大城市。隋炀帝杨广在担任晋王时扩建了晋阳宫,使太原城达到历史上最大规模。之后太原更是唐王李渊建立唐朝的龙兴之地,是唐王朝当时长安、洛阳之外的第三个首都。而之后的五代十国中,太原凭借独特的沙陀人及关陇军事集团大后方的身份,又先后成为后唐、后晋、后汉三代的发祥地和别都,并作为北汉的国都,因此又有”龙城”的美称。

太原最著名的景点应该就是晋祠了吧,又“不到晋祠,枉到太原”的说法。晋祠始建于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其母后邑姜而建的宗祠。经过2000多年的营造和扩充,形成了现今规模,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和古典宗祠园林建筑群。但是因为时间关系没空过去一览晋文化起源的风采。

因为住的酒店离山西博物院很近,所以我们花了一上午时间在那。阴差阳错的是我预约错了时间,但是我发现山西的服务员和工作人员有个很好的点就是,能接受argue。之前在大同的餐馆里等桌时,我跟服务员姐姐说我们的高铁快赶不上了能不能帮忙加速一下,她立马帮我们找了个拼桌开吃,这次我跟保安小哥说我们约错时间了,小哥马上暗示我们去买边上特展的票就能直接进去参观。相同的剧情如果发生在我们江浙这边,得到的肯定只有非常官方的一套拒绝话术。

山西博物院主要是以晋地文物为主,最让我吃惊的就是其青铜器的藏量。因为其青铜器质量高、数量多,他们甚至单独开设了一个青铜器分馆。而其中的翘楚者肯定就是这尊晋侯鸟尊。这件青铜器距今约三千年,高39厘米,长30.5厘米。器身呈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头微昂,圆睛凝视,高冠直立,双爪紧扣地,身饰羽纹和云纹,展现出卓然于世的气势

这次参观的时候运气很好,还遇到了一个宋墓特展。墓主人夫妇在历史上没什么名气,只是当时生活在山西地域的普通富户,但是保存非常完好,而且其墓室壁画非常精美。我可能是第一次那么近距离进入到一个古墓中,棺椁、墓室、墓道虽然不大,但每个细节雕刻的都很精美。尤其是这个侍女躲在门后的装饰,仿佛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一次问候。

这趟旅行最遗憾的还是时间太短,还有太多太多地方没去。我很喜欢山西这种充满文化和古迹的地方,希望下次能再来逛逛晋祠、应县木塔、悬空寺等等。